同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陈以一
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质量文化”的要求,向所有参与高校传递了非常明确的信号:必须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什么是质量文化?现代质量管理著名学者约瑟夫·M·朱兰首次提出质量文化的概念,认为质量文化是人们与质量有关的习惯、信念和行为模式,是一种思维的背景。他还指出,要实现持续改进、自我控制的目标,强大的质量文化和环境必不可少。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别敦荣则对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内涵做了阐释,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文化是指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态度、认知及价值追求,是以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文化价值体系。可以预期,一旦形成这样的文化,高等教育教学的质量保障行动,就将从外部的、强制的、被动的作为,上升到内生的、自觉的、主动追求的境界。经过上轮评估,参评高校一般都已建立起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一定程度上开展了教学质量的内部评价和监督活动,有的还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但是,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完整建立、质量保障活动制度化开展、质量保障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例如,仅由于审核评估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而建立起这一形式,并未将日常的质量监控、分析、反馈、改进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普遍化;不少制度和要求仅仅停留在纸上、墙上、网页上,执行不力;质量保障活动集中于学校层面组织的少数人或若干人,没有深入到院系管理、专业教学和教职人员的日常工作中;对日常质量保障活动被动应付,满足于填表格、凑数据、讲套话。这些现象反映出高校中的“质量文化”还未形成,质量自觉还未达成。
新一轮审核评估实施方案中,有关“质量文化”对第一类参评高校的审核要求可概括为两点:一是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情况,二是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情况。对第二类参评高校的审核要求则用“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及年度质量报告”作为质量文化建设起步阶段的衡量因素,替代对第一类院校的第二项要求,这体现了现阶段建设质量文化对不同高校的不同要求。
质量文化建设需要与质量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运行相互促进。文化研究者认为文化的层次可以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一种制度的运行常态化后,人们的行为会受其影响,逐渐同调,并可能成为一种普遍的、无需特别推动的自发行为。这是质量保障制度在文化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没有价值理念的引领,没有文化意识的渗透,制度运行也有被形式化的可能,自发行为只能停留在“我被要求这么做”的浅层次,而不能上升到理性自觉的更高层次。因此,不能把制度建设和质量文化培育割裂开来。质量文化的形成需要高校真正关注内涵发展、切实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只有将战略、政策、资源配置等真正围绕“以本为本”展开,并付诸各项活动中,学校才能在行为层次上促成质量文化的建设。质量文化培育、生根,并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起到引导和凝聚合力的作用,还需要从价值导向着眼。在学校发展愿景、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工作者自身责任及应有风范等方面不断取得共识,对构建与强化质量文化有重要作用。
来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